460、哀求-《第一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嗔怪的看了小女儿一眼:“你还有心情笑闹。”

    眼泪又落下来了。

    她都快愁死了。

    姚家这块狗皮膏药像是撕不下来了,赖着他们家了。

    袁明珠和吴氏一左一右扶着曾祖母,“我们进屋慢慢说,左右姐姐也不在这里,我们就是想帮忙也有心无力。”

    梁氏扶着婆婆跟在后面。

    他们是追着姚家过来的。

    昨天姚家人去了他们家哀求,今天一早又去了,他们只关着门不理会。

    谁知道他们哀求了一会突然停下来,有人跟他们说:“别在这里哭了,他们家大姐儿不在这里,在马蹄巷那边他们家新买的庄子里,你们赶紧去那边。”

    想着这边宅子里没有长辈在只袁家姐妹在此,万一顶不住跟着去了姚家,这桩亲事就又甩不掉了。

    紧赶慢赶追着一路过来,只以为来不及了,谁知道小妹会如此雷厉风行,早把人送走了。

    袁明珠说得云淡风轻,实际心里正怦怦跳呢!

    他娘的,再晚一小会就被堵个正着了。

    出这主意的人也不简单啊!把人心揣摩得十分透彻。

    他们家若是拦着不让姐姐去姚家见姚家三郎就是良心不好,见死不救;

    若是让姐姐去了,就是对姚家三郎余情未了。

    吃瓜群众可不管内情,他们就只想看大团圆的结局。

    茶馆里说书人的题目袁明珠都替他们拟定好了:信谣言糊涂爹娘棒打鸳鸯,痴心郎遇痴心女破镜重圆。

    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破镜重圆啊!

    破了的镜子就是拼起来了,那上头的裂痕就能视而不见了吗?

    日子是给自己过的,不是过给人家看的,谁难受谁自己知道。

    进了屋子,杜氏焦急地问:“现在怎么办?”

    梁氏抬抬眼皮,早长点心也不至于被人这样逼迫。

    现在人不在家了,根本用不着着急了婆婆又着急了。

    真是该着急的时候不着急,不该着急的时候瞎着急。

    打定了主意以后家里的事不能让婆婆多插手,她劳累些也得把管家权抓好了。

    袁明珠:“娘,你坐下喝点茶歇歇,一家人都在呢,不会让姐姐吃亏的。”

    袁季驹:“大嫂二嫂,你扶着娘去后头歇着吧,这里我们会处理。”

    没等杜氏说话,两房儿媳妇就架着她去后头歇着去了。

    袁明珠看着好一会才回神,吩咐芸香:“去厨房端些茶点送去。”

    这些日子她不在家,好像家里的格局都变了。

    正说着,外头下人禀报:“太爷,侧门有人求见,说他是王记漆铺的。”

    袁弘德纳闷,“漆铺?”

    他们跟漆铺的人没有来往啊?

    袁明珠:“咳咳咳!”

    袁弘德改口道:“啊!请进来吧!”

    王家大郎坑了他爹一把,怕他爹收拾他,匆匆从家里跑出来给袁家报信。

    进了村一看这架势,暗想:多亏他来了,哭得那么假模假式的,一看就是没安好心!

    当初他爹和他爷爷出事,虽然那时候他年岁尚幼,也记得大人心力憔悴不是正门外这些人的模样。

    真正心力憔悴的时候就顾不得大声嚎了,悲伤又不是唱大戏,大声嚎的都是嚎给人看的。

    尤其还顾着跟围观的人讲解,狼子野心昭然若揭。

    王家大郎看到大门被姚家那些人占据着,知道找不到机会进门。

    只能远远的看着。

    这一看真让他看到异常了,他也看到了他爹提到的那个看热闹不往入群里头挤,却躲在后头的人。

    正在这时,他看到有两辆马车过来。

    马车停在了远处,之后绕道走了。

    王大郎心底一动,朝着马车的方向走过去,看到马车进了宅子的侧门。

    于是他就拍响了袁家的侧门。

    随着下人进门,相比于外头的嘈杂,院子里称得上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就显得外头的声音无耻又无赖。

    袁明珠看到来人,认出是王记漆铺的少掌柜。

    王大郎看着这么些人,还有跟他年岁差不多书生装束的人,有些局促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