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9、后悔-《第一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曾祖父这些日子在监督摘棉花,并不在马蹄巷。

    她拿着信,跟百爪挠心似的,想知道顾重阳的信里写的什么。

    不过她还不至于偷看曾祖父的信。

    把信收起来,等着曾祖父回来给他。

    大胡氏那边查了一圈,也未找到那个跟顾重阳私相授受的人来。

    “你说这个人是谁?”大胡氏问明斛家的。

    越是查不到这个人是谁越是信里发痒。

    “奴婢想着,应该不是京里的贵女,夫人您想想啊!一下子送那么一匣子发钗,跟暴发户似的,奴婢都觉得丢人。”

    可不是,肯定是送给小门小户没见过世面的。

    大胡氏认同了她的猜测。

    “夫人,那边那个的亲事您也得准备起来了,可不能让他娶了京里的贵女。”

    “万一跟别人联起手来,就更难对付了。”

    她这样一提醒,大胡氏打起了精神来。

    “给他配一个破落户。”

    想想若是选个不像样的顾舟肯定不会同意。

    “要面子上好看,实际娘家指望不上的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能跟咱们一条心的就更好了。”

    吩咐明斛家的,“备车,我去跟大哥商议一下。”

    听了妹妹的来意,胡维昆沉吟片刻,说:“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,不过不能由你出面,我会让人安排好。”

    大胡氏:“谁啊?”

    “温家那个。”

    一听是温家的那个,大胡氏眉开眼笑。

    还真是合适,再不能有比温家那个更合适的了,真真就是给那个小贱种量身定做的,天造地设。

    笑道:“那我就回去等大哥的消息了!”

    胡维昆捋着胡须:“这也是替皇上解难。”

    靖宁郡主是清平公主的女儿,皇上嫡亲的外孙女。

    徵武三年的清平案,靖宁郡主的父亲异姓王常平王温承英的长子温玉芸宠妾灭妻。

    皇上严惩了温家以后,把靖宁郡主带回宫里,交给太子妃抚养。

    靖宁郡主的身份一直都非常尴尬,已经到了该议亲的年龄,没人愿意求娶。

    送走大胡氏,胡维昆马上让汪氏去探望宫里的小胡氏。

    因为挖顾氏坟墓那桩事,皇上恶了贵妃娘娘母子,正好用给顾重阳说亲这件事,让贵妃挽回一下皇上的心。

    宫里小胡氏接到胡维昆送进来的信,跟她宫里的心腹太监商议这事,“靖宁郡主比安阳侯世子大吧?”

    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,更惹恼了皇上。

    太监已经得了胡维昆的指示,让他劝说贵妃同意去说合。

    尖着嗓子说道:“是大几岁,不过民间有个俗语,女大三抱金砖,大点有大点的好处,大点的媳妇会疼人。”

    “靖宁郡主比安阳侯世子大了不止三岁吧!”

    “大三岁抱一块金砖,大六岁抱两块金砖,靖宁郡主只比安阳侯世子大了不到五岁,还没够两块金砖呢!”

    小胡氏还是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太监:“娘娘只是提一提,同意不同意自有皇上做主。”

    小胡氏想想靖宁郡主孤拐的性子,“若是不成只怕惹得她记恨。”

    “就是记恨也记恨不着娘娘啊!”说着话往春熙宫的方向使了个眼色。

    小胡氏一下子反应过来,对呀,就是记恨也轮不到她。

    如今谁不知道皇上就只信任春熙宫的那位,眼睛里再看不到别人。

    小胡氏酸溜溜的想着,拿定了主意。

    领着宫人往春熙宫过去。

    这几日恰逢天气不冷不热,皇上的状况不错,听说皇贵妃来了,就让她进去了。

    小胡氏进了内室,就看到皇上气色还行,只穿了中衣坐在桌案前,桌上放着些奏折,心里更酸了。

    面上也未显,上前觐见。

    嘘寒问暖一番之后就拐到正题上,“今日听臣妾娘家大嫂说起家常,不知不觉小孩子一个个都大了,臣妾姐姐家安阳侯府的世子,都知道思慕小姑娘了。”

    皇上不以为意:“他才多大!”

    门外,郑妃听着里头的对话,就觉得心里一咯噔。

    端着泡好的茶进来。

    “妹妹喝茶。”

    试图把这个话题岔过去。

    小胡氏却不想如她的意,笑道:“臣妾也跟皇上想的一样呢,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,懂事得真早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,臣妾的姐姐已经想着给他寻摸一个合适的媳妇了,怕他不懂事再惹出什么闲话来。”

    叹口气,“后母难为,管多了怕他嫌烦,不管又怕人说后母不管,就想给他寻个年岁稍微大一点懂事的媳妇,也能管着点。”

    偷偷瞄一眼皇上的神色,接着道:“这不,臣妾就想着眼前不是有个现成的好人选嘛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