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六章 崔家突遭难,田丰自献策-《大汉第一领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神启四年春,面对以广宗、东郡、南阳为核心的黄巾暴动,以及全国各地愈演愈烈的起义形势,经过朝中大臣的联名死谏,汉灵帝终于下达了新的诏书。

    无论是各地方官府,还是世家豪族,乃至于普通富户、各地领主,都可以自行募兵,对抗黄巾暴民。

    这封诏书直接被快马传到所有州郡县,甚至有官差进入大型城镇中,宣传新政策。

    经过朝廷明文允许,各地方豪族终于开始放开手脚,招募义兵,强化自身武装。

    一些本就有野心的地方郡守、县令,也开始招兵买马,扩张势力。

    这次平灭黄巾的战争,果然成为了群雄割据的开始。

    不过这些暂时都与田牧无关。

    此时的他正带领麾下燕军,前往崔家所在的东武县。

    在听到卢植疑似被宦官左丰诬陷,押送回洛阳的消息后,他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。

    虽然这件事刚好发生在他离去之后,但如果他真的在场,也不会明面上对抗朝廷钦差,把自己置于十常侍的对立面。

    一是自己现在身份所限,不可能真的做出违抗朝廷之举,从而失去当前好不容易得到的优势,错过黄巾起义、董卓之乱的发展良机,二是卢植被押回洛阳,本就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,以他的地位,被押回去又不会真的遭遇什么生命危机,大汉将倾,叛乱频仍,他这样有能力统兵的武将,最终还是会被再次启用。

    反而卢植回京、董卓崛起这个节奏,颇有点主线剧情杀的意思,能在神启世界被针对,这倒是也侧面说明了卢植的强大之处。

    难道这次黄巾起义会按照原世界的剧情发展?

    就在田牧思索此事之时,他所率领的燕军已经逐渐进入东武县中,并且抵近了崔家所在的城镇。

    只不过随着他们的接近,崔琰的面色越来越差,连他身边的那位“植叔”,都逐渐面如土色,口中更是喃喃不休:

    “怎么会,才半个月,怎么镇子就成了这样子了,不应该啊?”

    然而此时可没有人可以回答他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再经过小半日行军之后,他们终于见到了一个满是断壁残垣的破败城镇。

    看起来原本是个大型城镇的遗址上,甚至还有没散尽的血腥之气,以及几处燃烧着的黑烟。

    一个玉兔斥候当先返回,低声道:“主公,经过我们的搜查,此城镇已经近乎空无一人,只在一处干枯的旧井中寻到一个少年,不知?”

    田牧还没说话,崔琰已经急切道:“这位斥候兄弟,还请带我去看一看那个少年,我崔家,不可能就这么消失!”

    见此情景,就连田牧都于心不忍,崔琰当初前往燕镇,在卢植的引荐下投效自己,一直兢兢业业,为了燕镇的发展贡献出了极多的贡献。

    他可不愿意自己这位忠诚的部下家族出了事。

    所有清河崔氏,可是中古时代中华大地上的顶级门阀,而这个门阀就是从崔琰开始。

    自己就算再怎么不喜欢门阀,此时的崔琰可是自己的人,他的家族再怎么样,只要自己提前安排妥当,无论如何都会与原世界完全不同。

    顶级门阀?

    在皇族面前,算不得什么。

    一切都要看皇家的实力能否得到保证罢了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便一拍崔琰的肩膀,轻声道:“崔兄勿慌,你们崔家经营族地这么久,别人不知道,难道你还不知道族人的实力?此时黄巾军来势汹汹,致使天下大动,但大多数世家都能较好地保存自身实力,再不济暂时避入其他城池中,遭遇大劫的概率还是很低的。

    崔兄,要相信自己的族人啊!

    我们还是先问一下那个幸存者吧。”

    或许是自家主公的话产生了效果,崔琰这才揉了揉脸,勉强道:“让主公见笑了,我一定会振作起来的,还请主公不用为我担心。”

    两人说话间,那个少年便被斥候了带了过来,其人一见到崔琰和崔植两人,顿时面庞一皱,哭诉了出来:

    “崔大哥,植叔!你们来了,我们崔家被贼人围攻那么久,族人损失惨重,就连逃进庄子的义军们都近乎伤亡殆尽,族长只好带着大家逃离了庄子。崔大哥,植叔,你们快想想办法,救救家族啊!”

    此人竟然真的是崔家之人!

    听到他的话,崔琰还没怎么着,崔植却是脸色一急,身体一软,差点瘫倒在地上,双眼更是六神无主地看向了崔琰。

    显然他也知道,自家少爷现在可是传说中的辽东中郎将田牧的部下,想来这位在冀州赫赫有名的中郎将大人,一定会帮助家族。

    正如他的预料,崔琰也看向了自家主公。

    不过他的表情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惊惶,而是目光坚定,一字一句道:“主公,既然家父选择放弃庄子,逃往它处,那就说明他有一定的把握,不过能被逼迫到放弃族地,说明他们面对的压力也很大,还请主公助我一臂之力,救我家族,只要家族能得以保全,我崔琰愿为您誓死效忠!”

    直到此时,这位清河崔氏的老祖,才彻彻底底的意识到,乱世之中,他必须效忠于真正的强主。
    第(1/3)页